首页 > 财政动态

开具电子票据超千万份 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加速

文章来源:市财政局 发布日期:2020年05月27日 12:00  |  点击数:

到医院看病,不少人都曾被一张小小的发票难住。缴款人在自助结算后,还要再去收费窗口排队打印,若当天忘记打印票据,此后必须赶往医院才能打印。财政电子票据以数字信息代替纸质文件、以电子签名代替手工签章,与纸质财政票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载体进行存储保管,真正实现了“一次都不用跑”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医疗收费、公益事业捐赠、非税收入、资金往来结算等财政电子票据试点应用均获得成功,累计已开具电子票据1004.08万份,金额26.04亿元。通过数字化转型有效提升财政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31家公立医院已实现电子票据“一站式”搞定

在市第二医院门诊大厅,市民黎女士在自助票据打印机上打印了药费发票,她对这项便捷的服务连连点赞,我经常到二院来看病,以前要发票就要到人工窗口排长队,现在用机器打印发票只需要几秒的时间,方便太多了。不仅如此,如果要查验打印发票的真伪,她只要点击进入浙里办”APP就能轻松查看。

去年5月,我市以市第二医院作为试点,启动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改革。记者从市财政局获悉,目前全市已上线公立医院31家,基层医疗机构6家,累计生成医疗收费电子票据993.01万份,金额20.24亿元。10月底前,全市所有公立医院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实现全覆盖。

“我们的电子票据有两大特色。”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是便捷,医疗机构可以实时开局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患者可以一站式查询和获取医疗收费电子票据信息,医保人员可在浙里办网上报销医疗费用,医保部门可以自动校验医疗收费票据真伪,全面提高了医疗票据社会需求的便捷度。二是规范,所有电子票据经过数据签名加密保全,数据有痕迹,并支持票据在线查询和真伪验证,通过“浙里办”APP或浙江省财政电子票据查验平台网页扫描票据二维码或手工输入票据号码及检验码,即可直接查验票据信息

传统的纸质票据还存在印制成本高、开据效率低、不便于监督检查、不适应现代信息网络发展、存放管理成本高、真伪查验及存根查找困难等问题。对医院而言,电子票据进一步减少了票据打印成本、管理成本。据统计,我市公立医院往年财政票据印制成本约为400万元,上线电子票据后,成本缩减50%以上。

7月起市本级将不再提供纸质非税票据

财政电子票据改革覆盖面也在不断扩大我市在非税收入所有用票单位和全部票据种类中推广电子票据。行政事业性收费、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行政处罚罚没收入等收费项目自今年3月实施应用以来,已开具非税收入电子票据10.33万分,金额0.41亿元,真正实现了群众和企业缴款取票“一次不用跑”,进一步提升了统一公共支付平台非税收入收缴效率。

捐赠方获取捐赠票据也已实现了零次跑。公益事业捐赠电子票据已成功运用于市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主要公募组织。资金往来结算、非经营收款收据、社会团体会费等财政电子票据也逐步在行政事业部门、公立医院、慈善基金会、社会团体等单位推广应用中,推广期间开具电子票据0.74万份,金额5.39亿元。

记者从市财政局获悉,财政电子票据改革覆盖到所有用票单位和全部票据种类。9月底前,完成全市统一公共支付平台缴款业务非税收入电子票据应用全覆盖;年底前,基本实现全市资金往来结算、公益事业捐赠、社会团体会费等其他财政电子票据全覆盖。由于财政电子票据与纸质票据具有同等法律效应,所以7月起兴市本级不再提供纸质非税票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