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政动态

瑞安强基固本 提质增效促进乡镇财政治理能力新提升

文章来源:省财政厅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04日 14:39  |  点击数:

       编者按:多年来,我省一直高度重视基层财政管理工作,努力打通公共财政管理“最后一公里”,在乡镇财政职能作用的发挥、确保基层财政资金安全、服务和促进乡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一些顽疾依旧存在。为此,我省制定出台《关于全面强化和规范乡镇财政管理的实施意见》,确定2021年为全省乡镇财政管理强基固本落实年,力争到2021年底前,在全省建立职责明晰、职能科学、任务明确、保障有效、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省市县乡整体协同的全新的乡镇财政管理体系。为深化落实《实施意见》,推动系统重构后的乡镇财政管理体系落地见效,现选取部分市县的经验做法进行连载,供各地学习交流。


       近年来,瑞安市财政局坚持“整体财政”“数字财政”“清廉财政”建设,统筹推进乡镇财政治理能力新提升,进一步夯实公共财政管理基础。局主要领导牵头专班推进,相关工作列入局“四重”责任捆绑攻坚行动清单,全力压实乡镇财政管理体系建设责任。

增强“整体财政”理念,提升乡镇财政职能引导力

       始终重视与乡镇治理相匹配的财政理念建设,充分发挥乡镇财政职能实质作用。

       (一)聚焦“一把手”,提升理财站位。构建“1+N”乡镇财政培训体系,强化乡镇长管理财政的主体意识,及时传达上级政策动向、资金动态和管理要求至乡镇“一把手”,同时通过上级集中轮训、自主培训、委托培训、联合培训等形式,确保业务培训多层级、全覆盖有力推进。2020年累计轮训乡镇长、财政办负责人、财政员近300人次。

       (二)单设“财政办”,压实管财责任。除海岛北麂乡外,全市乡镇政府均单独设置“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办公室”,独立担当“乡财乡管”责任。同时推行“乡镇财政办—市级财政科室—市直机关”专线联络机制,畅通问题解决渠道,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支持乡镇财政工作,2020年重点围绕谋划专项债券、市场化融资多次开展专项协调服务,及时拨付乡镇专项债券资金8.5亿元,保障产业设施、文旅、截污纳管及村级管网等项目建设。

       (三)实行“函告制”,稳定队伍建设。重点强调队伍稳定性,乡镇财政人员调动采用转任函告机制严格把关,要求告知空缺岗位填补、接任人员信息等情况,书面接受市财政局审查,通过《公务员转任审批表》正式征求同意意见。此外主动参与乡镇财政办主任、预算总会计任免,并积极对接人社、编办、组织等部门,近三年根据乡镇编制与业务需求公开招考、招录行政编财政员24名。

搭建“数字财政”平台,提升乡镇财资监管制约力

       着眼信息化手段,切实提高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智慧化水平,全流程、全方位赋能财政监管机制制约力。

       (一)项目预算管理“一网办”。开发运行项目资金管理“一网通”平台,根据乡镇业务特色,对项目立项、申报、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4个阶段进行业务重整、流程再造,打通市级与乡镇的财政信息链条,并联市本级系统与乡镇支付系统的数据,实现审批环节比原先精减66.7%,办事材料减少70%,办事时限压缩60%以上,预算项目申报等9个高频办事事项“零次跑、全留痕”,大大减轻乡镇财政业务负担,同时消除预算、控制、绩效各阶段监管盲区。

       (二)就地就近监管“一键控”。结合历年就地就近资金监管存在的短板,不断优化监管方式,推行乡镇财政就地就近资金监管电子化,自动采集乡镇财政资金有关信息,从纸质向线上转变,从人工向数字化转变,切实提高就地就近资金监管效率,大幅度减轻基层财政负担。

       (三)专项资金调整“一表清”。最大限度整合全市公共财政数据资源,健全乡镇资金监管信息共享机制,2020年7月正式投用专项资金调整追踪报表,支持实时掌握市、乡两级项目调整情况与资金执行情况,每一项细化至调入单位、具体项目,实现乡镇财政资金日常可“监控”、常态可“跟踪”,涉及主管部门64家、专项资金417项,可同时跟进乡镇全部资金项目,成功攻克“财政—部门—乡镇”资金配置溯源难题,进一步提高资金就地就近监管效率。

       (四)惠民补助发放“一卡通”。进一步推进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建设,解决“七卡八卡”“人卡分离”“现金发放”等乱象,2020年率温州之先实现市民卡“一卡通”发放财政性补贴,全年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发放补贴项目60项、资金2.1亿元,受益群众16.2万人。2021年,结合利民补助政策全覆盖、系统全集成的“一键达”数字政府应用项目工作,整合现有各类到人到户的涉农补助和民生补贴财政资金政策99项,着力突破16家业务主管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实现申请、受理、审核、资金发放闭环管理,持续完善乡镇公共财政信息管理系统。

巩固“清廉财政”体系,提升乡镇财经纪律威慑力

       强化制度刚性、加强整改问责,不断增强乡镇财政财会风险识别与预防能力,坚决维护乡镇财经纪律严肃性和威慑力。

       (一)常态“体检”。建立有效基层财会监督链条,通过上级对下级巡查监督、平级交叉监督、联合审计监督等方式,强化财政内部监督,减小基层财会监督风险。推动乡镇财政严格落实资金监管各项政策,最大限度将资金监管工作融入日常业务之中,每半年对所有财政资金实施一次系统性自查。2020年全面开展乡镇资金安全自查,专项核查并整改问题近400条。

       (二)联合“出击”。联合财会监督、审计监督、纪检监督等多个监督职能,结合经济审计、党纪党规等监督事项,突出财会监督的“源头控制”效果,在经济业务活动发生前,乡镇财政人员必须提出专业性建议,确保充分发挥监督作用。2020年,支持审计部门对全市乡镇财政运行进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审计,并联合纪委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安全运行的通知》,以制度形式确定统一的乡镇财务财会监督权利界限。

       (三)考评“敲打”。制定出台财政财务管理绩效考评办法,将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纳入到瑞安市政府目标责任绩效考核之中,奖优罚劣,针对乡镇财政业务运行中凸显的短板,全年综合考评预算编制、执行、预算绩效管理、重点支出控制、资产、政府采购、财务监督检查、政府债务管理、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其他日常管理等10大类内容,对考评结果为前20%的单位适当提高人均福利费标准。

下步打算

       一是深化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建设,优化补贴资金管理。以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为依托,全面梳理到人到户的涉农补助和民生补贴财政资金政策清单,优化业务审批流程,加快利民补助政策全覆盖、系统全集成的“一键达”系统建设试点落地,实现资金补助闭环管理。

       二是推进数字智治体系建设,织密资金监管安全网。以内控制度为指引,打造基层财政“一网控”系统,结合财政一体化系统,打通银行端接口和电子票据端接口,实现电子票据实时校验和银行资金自动监管,严把资金安全防线。

       三是深化开展五好服务活动,优化基层服务水平。增强常态化服务专班配置,对接乡镇,及时梳理难点、谋划思路,通过一线问计、一线讲堂、一线帮扶等方式为基层服务,实时解决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