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政动态

黄金海岸“紫”气东来! 苍南县财政把好“三关”助力小紫菜变成大产业

文章来源:省财政厅 发布日期:2022年02月18日 09:44  |  点击数:

近年来,苍南县财政局以乡村振兴奖补资金竞争立项为契机,投入财政资金1亿元撬动投资总额3.2亿元,打造苍南紫菜产业“168黄金海岸带”及沿线四大产业发展集聚区。目前,行业从业人员2万余人,紫菜养殖面积5.73万亩、产量3.15万吨、产值7.86亿元,紫菜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5%。2021年,“苍南紫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认证。

把好产品质量关 提高生态养殖水平

强化生态养殖建设,投入财政资金748万元,推进紫菜养殖区废弃毛竹清理和玻璃钢插杆整村整治,解决传统毛竹养殖模式造成海上污染和紫菜无法深海区养殖的问题。拓展“数字产业链”,“农业生产数字化监管服务”和“紫菜一件事”成功入选省财政厅第一批“先行先试”多跨场景。同时,创新挂壳育苗、机械收割、自动化烘干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引进国家藻类产业体系的“浙东1号”坛紫菜新品种,不断提升紫菜品质,提高紫菜育苗养殖效益。

把好产业链条关 加快产业延链强链

推进总投资3.1亿元的紫菜产业发展示范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集紫菜精加工、技术研发、仓储冷链、大数据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推动紫菜产业发展提档升级。在紫菜精深加工基础上开发文化旅游和休闲体验拓展等,做深紫菜“产业+”文章。成功申报总投资2.59亿元的农村综合改革集成项目,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集成创新。同时,聚焦紫菜产业数字化发展,探索推进紫菜全产业链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模式,实现紫菜产业数字化、标准化管理。

把好品牌塑造关 提高产品市场热度

助力谋划区域品牌,梳理紫菜的产业概况、历史沿革和特定品质等资料,并于2020年启动“苍南紫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工作。推广“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扶持壮大头部企业,不断研发、推广绿色有机新产品,开拓高端产品市场。每年安排不少于2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公用品牌宣传、品牌体系建立,着力打造“苍农一品”“官山岛”“沿浦湾”等区域品牌。2022年,预算安排财政资金100万元,组织参加国家、省、市农各级博会,大力推介苍南紫菜品牌,打响“中国紫菜之乡”称号。


主办单位:嘉兴市财政局 浙ICP备2022007735号-1 网站标识码:330400003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903号

地址:嘉兴市环城西路55号 邮编:314000 联系电话:0573-82031435

网站无障碍标识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