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一头连着万家灯火的幸福生活,一头为宏观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人力供给。稳就业既是稳民生,也是稳经济。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使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有所增加,就业压力有所加大。今年以来,市财政局靠前谋划,主动作为,援企稳岗双向发力,千方百计稳就业惠民生,助力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聚焦市场主体 顶格兑现纾困政策
失业稳岗返还补贴37万元,留工培训补助84万元!近日,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账户上收到了“政策红包”,“这两笔钱真的是‘及时雨’,对缓解企业流动资金压力,稳定就业岗位起到了重要作用。” 企业人力资源总监李伟峰告诉记者。
今年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许多黑科技产品涌现,其中麒盛科技旗下的智能“冬奥床”在运动员展示之下火遍了国内外社交网站,但疫情的冲击也给企业经营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今年上半年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对我们智能床的出口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是我们坚持不裁一个人,尽最大努力保持现有的员工队伍稳定。”李伟峰介绍。
得知企业的经营困难后,政府部门主动和麒盛科技对接,宣传了稳就业惠民生的相关政策。李伟峰告诉记者,“政策支持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鼓舞,帮助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最近一段时间,我市不少企业和麒盛科技一样,收到了“政策红包”。今年以来,我市相继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和工作举措,落实上级有关社保费缓缴降率、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留工培训补助等一揽子政策,持续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帮助企业纾困稳岗。
“缓”“返”“降”“补”等多项精准举措,缓解了企业资金流转的“燃眉之急”。市财政局与市人社局、市税务局会商确定扩大实施社保费缓缴政策方案,做好基金收支测算,防止运行风险,截止6月底,全市已有515户企业申请缓缴3216万元,1~6月,全市失业保险兑现降费4.75亿元、工伤保险兑现降费0.95亿元。
同时提高标准、加快落实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截止7月7日,全市失业稳岗返还完成4.06亿元,惠及企业6.28万家,涉及职工人数98.53万人,完成目标数116%。其中,市级返还8959万元,惠及企业12249家,涉及职工人数21.76万人。
福赛轴承(嘉兴)有限公司近期也收到了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95000元,这让他们十分惊喜。受到疫情影响,福赛轴承经营管理遇到阶段性挑战,企业人事负责人郑洋告诉记者,“最主要是物流的影响,我们的原材料主要从上海和河南等地进来,疫情后原材料进不来,货物也运不出去。”周边疫情平稳后,企业生产也在逐步恢复,“我们会有效使用这笔资金,用来给员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
我市最大限度实施留工培训补助政策,截止7月7日,全市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2.35亿元、惠及企业3.4万家、涉及职工人数47.03万人。其中,市级发放1.57亿元、惠及企业2.54万家、涉及职工人数31.45万人。
聚焦重点群体 兜牢就业底线
受疫情和国际形势影响,今年市场主体困难增多,部分重点群体求职难度加大。聚焦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市财政局提早下达就业创业专项转移4843万元,保障帮扶政策早落地早兑现,兜牢就业底线。
尽管市场环境让企业倍感压力,但麒盛科技依然在今年吸纳了一批应届毕业生,同时获得了1500元每人的扩岗补助,“对于我们这样的科技型企业来说,数字工厂是我们接下来发力的重点方向,引进新鲜血液也可以更好地适应企业接下来的战略方向需求。”李伟峰介绍。
为了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充分发挥企业吸纳就业主渠道作用。今年1~5月,市级发放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212.45万元,发放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补贴168.1万元、享受补贴523人;11家企业申领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14.29万元。
同时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鼓励就业困难人员多形式实现灵活就业,5199人申领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2537.83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贴息94.32万元。
聚焦技能提升,夯实就业基础,我市以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工作入选省政府民生实事工程为契机,全力推进“浙派工匠”队伍建设,夯实现有职工队伍就业基础,提升就业质量。一方面及时拟定出台政策。先后参与制定了《关于实施新时代嘉兴工匠培育工程的意见》《关于实施“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通知》,配套出台《嘉兴市本级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补贴管理办法》。另一方面加大培训补贴力度,拟定新一轮金蓝领职业技能补贴政策,突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突出强化紧缺工种,突出提高资金实效。
来源:读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