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洞头区财政局巧借数字化改革东风,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投入资金1.88亿元支持打造“洞头区渔业产业数字化发展示范建设”,以“两菜一鱼”(紫菜、羊栖菜和生态大黄鱼)为切入点,推动养殖渔业实现全流程闭环管控,推进渔业生产转方式、调结构,走出海岛振兴新路子。
以项目建设为驱动 推动智慧渔业平稳起步
紧抓省级渔业产业数字化示范建设契机,安排资金1075万元,支持开发“数智渔业”应用系统,实现养殖用海管理从事后监管转向事前警示。同时,以数字化渔场养殖技术为突破口,安排资金975万元,支持企业探索构建海水养殖智慧管理系统,创建集环境在线监测、养殖全程动态监管、养殖病害诊断及防治、渔业水域环境保护于一体的数据大脑,为全区黄鱼养殖提供“智慧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互促共赢。2020—2022年,累计安排财政资金575万元,支持启动渔业防灾减灾数字化建设项目,开展微波辐射计海洋监测数据服务,强化雷暴、强降水、台风等天气的过程预警监测,切实提升渔业防灾减灾能力,最大化减小养民损失。
以特色产业为抓手 促使海岛渔民增收致富
安排财政资金1605万元,助力发挥“中国生态大黄鱼之乡”核心产区优势,以“两菜一鱼”养殖产业为切口,支持建成生态海洋牧场,创成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区,建成智能渔城2座近3000平方米,年增生态大黄鱼120万尾,年增产值1亿元。安排财政资金1.05亿元,建成海洋食品产业园,支持发展藻类、贝类养殖,扶持“洞头羊栖菜”“洞头紫菜”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近3年,养殖紫菜、羊栖菜等藻类及贝类7.4万吨,年产值超6亿元。今年以来,全区海水养殖总产量达2.83万吨,同比增长12.4%;海水养殖产值3.94亿元,同比增长16.4%。
以渔旅融合为重点 实现海岛业态顺利逆袭
设立旅游营销专项资金,鼓励旅游企业开拓客源市场,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等营销形式,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双向发力,有效扩大“两菜一鱼”推广范围。支持举办中国·洞头羊栖菜节、紫菜文化旅游节、东海黄鱼节、“从浪尖到舌尖”线上幸福大BUY年等活动,大力推广“两菜一鱼”区域品牌,加速渔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紧抓旅游新业态,安排财政资金6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投资6000万元,支持建成鹿西渔人码头、白龙屿渔旅休闲带等一批旅游基础设施工程,推动形成海岛旅游、渔旅结合等经济增长点,打造蓝色经济“富民岛”。2021年,渔业生产总值18亿元,约占全区GDP的8%,带动从业人员约1.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