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7日,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尹学群带队赴金华市、义乌市、兰溪市等地宣讲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精神,并结合财政实际,开展工作思路调研,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财政收支运行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研究谋划2024年财政工作思路。
在义乌市,尹学群走访了后宅街道李祖村,先后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共富市集”等场所了解李祖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听当地干部群众回忆习近平总书记在村里考察调研时的场景,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要求。他指出,李祖村发展到如今的共同富裕示范村、国际文化创客村,是浙江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深化“千万工程”建设的生动缩影。财政部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优化投入、迭代政策、完善机制,支持做好村庄建设、提升人居环境、做强特色产业,推动“千万工程”走深走实,让群众享受更多实惠,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促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多财政力量。
在金华市,尹学群实地考察了G235国道、铁路文化公园等项目,走访了零跑金华AI工厂,与项目和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项目建设、企业发展和后续需求等情况。他指出,财政部门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格局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盯紧项目进度,强化财政要素保障,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提高投资效益;要对照“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的要求,落实稳定增长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加快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层次、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全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助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做好保障。
在兰溪市,尹学群先后走访了红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金华江航道整治项目、S319兰溪段项目以及兰溪市城市排水防涝提升工程项目,不时与相关负责人交流,深入了解企业布局、项目进度、资金使用和未来发展等情况。他指出,民营经济是浙江的最大特色、最大资源和最大优势,财政部门要始终坚定不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入实施财政服务增值化改革,积极落实我省“民营经济32条”,加快配套形成“2+11”财政政策体系,为企业提供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集成服务,助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要提高站位、主动谋划,抢抓政策机遇,加强沟通、紧密协同,全力支持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调研期间,尹学群宣讲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金华市财政部门关于当前工作情况和明年工作思路汇报,共同研判财政形势、谋划改革举措。尹学群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浙江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对浙江大地念兹在兹的倾情牵挂、对浙江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对浙江人民情深似海的关心关怀,同时也为做好新时代财政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争先创优,以财政新担当为浙江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作出新贡献。
一要以更高站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把抓好省委四次全会精神落实作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紧扣全会提出的重要部署、目标任务和具体方案,建立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间清单,谋深谋实财政的抓手、载体、措施,以工作实绩检验学习成效。
二要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扛起财政担当。要抓住政策机遇,加强沟通对接,主动谋划、抢占先机、加快发展,争取最大力度的支持。要用足用好政策,对标稳进提质经济政策体系,动态优化财政支持清单,以更加精准有 效的财政政策助力经济回升向好。要加强政策绩效评估,该保留的保留、该完善的完善、该调整的调整,切实提升财政政策和资金的绩效。
三要以极限思维、底线思维防范化解财政风险。要强化极限思维、底线思维,着眼于做好“最充分的准备”,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提前谋划、提前部署、提前应对,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以工作确定性应对形势不确定性,着力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以“万全之道”确保“万无一失”。
四要用改革攻坚的精神来破解难题。紧扣开源节流,大胆改革创新,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培育税源、壮大财力的新路径,提前介入、主动研究重大政策、重大项目,从财力可持续、绩效有保障、风险可控制等方面提出财政意见,在预算安排时,分清轻重缓急,确保收支平衡。同时,要用好绩效评价、财会监督等手段,将有限的财力用到“刀刃上”。
五要用更严举措加大财经纪律约束。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以及我省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创新方式方法、改革监督手段,不断提升监督效能;牢固树立法治理念、纪律观念,严肃财经纪律,严防违规行为发生,让财经纪律真正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六要用争先创优的作风打造重大标志性成果。进一步增强“没有领先就是落后”的理念,确保财政各项工作继续走在前列。对照新目标新要求,既要练好“唱功”,又要练就“做功”,着力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影响力的重大标志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