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政动态

温岭市“治、排、蓄”全力筑牢城市防汛安全堤坝

文章来源:省财政厅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08日 09:56  |  点击数:

温岭市财政局聚焦城市内涝灾害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力度,2023年安排资金5.58亿元实施18个项目,积极推进城市排水防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排水防涝防灾能力,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温岭市内涝治理在线”场景建设应用被纳入《全省重大应用三张清单“一本账S1”目录》。

一是打造城市“大脑”,增强治水能力。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通过开展地下基础设施普查和隐患排查,全面掌握城市市政管网、低洼地、地下停车库、下穿通道等现状数据,实现全域“体检”。2022年投入资金360万元打造“温岭内涝治理在线”监测预警平台,依托城市安全数据库,通过城市内涝风险模型演算,形成风险“画像”,同步派单预警、自动跟踪、实时呈现,可做到实时精准调度。目前该系统涵盖雨水管网323公里、下穿立交4处、地下空间144处、历史涝点44处、救援物资24万件等数据资源。

二是打通城市“动脉”,增强排水能力。以系统化建设为重点,结合城市分区布局、河流自然条件和雨水汇集渠道,通过打通骨干排水通道和完善市区排水管网,推进城市水系相互贯通、自然流动,进一步提高城区行洪排涝能力。2023年,统筹安排资金1.5亿元用于建设南排工程、九龙湖调蓄工程等重大防洪排涝水利工程。同时全面疏通和修复水系沿岸雨水排放口,确保与城市管网系统排水能力相匹配。截至目前,完成积水点处理117处、排沟清理540米、管道吸泥2410米、雨水井清掏5000多只、雨水管网疏通25万米。

三是打开城市“水箱”,增强蓄水能力。因地制宜推进排水管网雨污分流精细化改造,2023年安排资金1200万元,对湖漫库区、江厦大港等地管网混接错接、老旧破损等问题进行整治,确保有效控制区域雨水径流。同时融合海绵城市理念,综合运用人工湿地、下凹式绿地、透水性停车场等措施,提高城市雨水吸纳能力。2023年安排资金6800万元用于龙门湖湿地、烈士山公园停车场、横湖桥老街区块提升改造等海绵工程建设,截至目前,主城区已建成海绵城市区域面积约21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