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政动态

八成财政支出用于民生!嘉兴财政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文章来源:嘉兴日报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26日 11:38  |  点击数:

【话题热1°】

近期,停车收费标准下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涨等一批有特色、有温度、接地气的便民惠民利民举措,受到市民的广泛关注和点赞。

民生保障水平的持续提升,背后是嘉兴财政的有力支持。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5.18亿元,同比增长10.3%,民生支出占比达80%。其中,教育支出45.96亿元,同比增长5.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4.30亿元,同比增长21.9%;卫生健康支出25.61亿元,同比增长26.5%。

支出增长的背后,是财政用心用情办实事、解难题的决心。在财政收支紧平衡之下,只有把民生资金花在关键处、花出最大效益,才能有效补齐民生短板,实实在在惠民生、暖民心。

【采访多1°】

真金白银,破解“养娃之忧”

“轩轩,妈妈来接你啦!”5月23日傍晚6时许,家住南湖区东栅街道的郑洁急匆匆地推开了嘉兴妙妙屋托育中心的大门,赶来接自己刚满2周岁的儿子轩轩放学。

今年29岁的郑洁是嘉兴一家电商企业的业务主管,来自宁波的她,毕业后独自来到嘉兴工作。几年后,她认识了自己的丈夫,很快就组成家庭并且生下了轩轩。然而,父母公婆都不在嘉兴,她和丈夫又都在企业里工作,带娃,一度成为这个家庭的难题。

一次在和同事的交谈中,郑洁得知公司附近有一家托育机构,不仅在营业时间上非常适合像她一样的“打工人”,每月所需的费用也可以接受。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年9月,轩轩正式入托,郑洁发现她和丈夫的带娃压力,瞬间小了很多。

“孩子在托育中心能获得更好的照顾和教育,我们也能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工作上,两全其美!”郑洁说,孩子在托育中心需要缴纳的费用为2200元/月,这个价格不仅比请月嫂单独看护要便宜得多,更是远远低于夫妻一方脱产照护的成本。

破解这样的“养娃之忧”,普惠托育是一剂良方。随着生育政策的不断调整,完善配套措施,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更有效地释放生育潜能,成为政府努力的目标。今年3月,《嘉兴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5年)》正式印发,26项政策,为嘉兴“普惠托育”的发展提供了指南。

政策引领以外,财力支持同样重要。市财政局持续加大对婴幼儿托育机构和服务阵地的奖补力度,今年全市安排资金5200万元,用于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并落实对服务阵地、托育机构、运营的三项补助政策。

每建成一个“向日葵亲子乐园”给予3万元奖补,每建成一个“向日葵亲子小屋”给予1万元奖补;按托育机构的班级数量,给予每个班级一次性5万元的奖励补助;对达到嘉兴市示范性托育机构标准的托育机构,按机构规模大小给予10万元至30万元不等的奖励补助;经卫生健康部门备案的普惠性托育机构,根据实际收托数,按托大班、混龄班不低于300元/人/月,托小班不低于500元/人/月,乳儿班不低于700元/人/月给予运营补助……一项项真金白银的奖补政策背后,是财政问需于民,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主动作为。

“机构成立至今也就一年多的时间,得益于各项财政补贴,我们的教职工在一年内由9位增长至18位,孩子们的食宿条件也得到大幅提升,再过几天,我们的绘本馆也将改造提升。所有的一切,都让我们感觉到,普惠托育‘热’起来了。”嘉兴妙妙屋托育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民生有所求,财政有所应。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到2023年底,全市争取实现“向日葵亲子乐园”全覆盖,30%以上社区(村)至少有1家“向日葵亲子小屋”;到2025年,实现50%以上社区(村)至少有1家“向日葵亲子小屋”。

以“财”助“才”,赋能职业教育

5月23日下午,走进嘉兴技师学院烘焙实训基地,一阵面包的香气扑鼻而来。不远处的实训教室内,3名身穿围裙的学生正手握面团,在老师的指导下上着实训课。原来,他们正在为6月4日学校将承办第二届浙江省技能大赛做准备。

“将模具放到合适的位置,先撒一层白色糖粉,再撒一层红色糖粉。”参赛选手金思含一边默念,一边小心翼翼地操作着。不一会儿,一盘精致的苹果酱丹麦面包就完工了。“太好了,这次非常完美!”

金思含是嘉兴技师学院烘焙学院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对烘焙的热爱,两年前,她选择了烘焙专业,如今,她不负热爱,站在了省赛的“门口”。

“不得不说,学烘焙很耗材。”金思含算了一笔经济账,自己一年所需的基础烘焙原料,就要花费近3000元,学院300多名学生一年的原料花费就超过90万元,和普通专业相比,确实需要更多投入。好在学校有专项财政资金支持,耗材支出不用学生承担。

人才的培养,少不了资金的投入。截至2022年12月31日,嘉兴技师学院烘焙专业群项目资金到位200万元,资金到位率100%。高“投资”也收获了高“回报”:2022年,学院学生在省级及以上各类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共计17项,国家级奖项8项;教师在省级及以上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共8项,国家级比赛中获奖5项。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职业教育的热度持续攀升。近年来,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拓宽筹资渠道,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多措并举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如何才能集中财力、统筹资源,最大程度上支持职业教育?市财政局完善产教融合补助资金办法,以“五个一批”和“现代产业学院”为重点支持方向,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深化学校与本地经济产业对接。

出台《“星耀南湖”拔尖人才计划教育人才项目实施细则》《“星耀南湖”柔性人才计划名师项目实施细则》,对教育领域人才引进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同时,扩大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绩效激励范围,覆盖至中职、高职、本科院校,将职业技能培训次数与绩效工资挂钩,进一步激发市本级学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积极性。

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学生培养与时代发展比翼齐飞。近五年来,全市职业教育财政投入经费达55.28亿元,年平均增长率7%,中职、高职财政生均投入水平稳居全省前四,并且保持逐年只增不减。

“我们将继续支持保障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确保职业教育财政投入只增不减。”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财政将配合教育部门对产教融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修订,进一步凸显激励引导作用,强化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充分运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发展职业教育,支持职业院校对接所在地产业链需求,精准培养技能人才,服务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发展。

强村富民,转化“美丽经济”

清新的空气、丰富的项目、有趣的同伴……对于在上海生活了几十年的万伽来说,他在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永红村的一片“小小天地”,已经成为朋友和游客竞相打卡的“天堂”。

2022年,搭载“露营热”的东风,万伽在朋友的邀请下来到永红村创业,开辟了一家户外露营地。一片空地,如何才能吸引游客、留住游客,成为创业初期万伽和同伴每天都要思考的问题。

让他没想到的是,露营基地刚开业就供不应求。随后,在永红村的支持下,花卉基地、花园农场相继建成开放,如今,花园酒店也已经在建设当中。现实版的“诗和远方”,搭载永红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快车”,送到了消费者的心坎里。

万伽在乡村成功创业的经历绝非个例。乡村旅游,是永红村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整合利用辖区优质资源,对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探索。近年来,嘉兴以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高水平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市为目标,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展现了全域和美的“嘉禾村居图”。

美丽乡村,如何转化为“美丽经济”?嘉兴充分整合已有精品点、风景线,开展组团式、片区化联合建设,推进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今年2月,市政府印发《嘉兴市级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市建设若干财政政策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高质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提供财政支持。

翻开《意见》,可以发现,市财政对列入创建的和美乡村示范片区项目、历史文化传统村落重点村项目和自然村落全域秀美项目,分别给予最高2000万元、500万元和100万元的补助,其中规定补助比例不超过项目投资额的40%。

“我们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美丽经济,积极创办公司或引入市场主体开展村庄运营,对通过验收的行政村,市财政每年给予不超过25万元的运营补助,连续补助三年。”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并达到要求的行政村(包括农村新社区),财政将按户籍户数给予所在行政村最高150元/户的环境整治费补贴。

此外,对创建成功的和美乡村示范村(省级未来乡村),市财政也将给予最高300万元的补助;对项目投资额在300万元以上,评价结果为优秀、良好、合格的和美乡村(市级未来乡村)将分别给予100万元、75万元和50万元奖励。

财政支农,产业兴农。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了嘉兴农村的环境面貌,让嘉兴美丽乡村呈现出从局部美到全域美、从外在美到内涵美、从一时美到持久美的新气象。同时也为嘉兴牢牢把握宜居宜业精髓要义和目标方向,不断彰显示范片区规划张力、生机活力、独特魅力和内生动力提供了指引。

未来,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将被打造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集成载体和示范窗口。预计到2025年底,嘉兴将建成20个以上和美乡村示范片区、100个以上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省级未来乡村),市级和美乡村(市级未来乡村)建设实现全覆盖,农村全域整体风貌明显提升,全市“禾兴六韵、十图百景千村”格局初步显现。

【观点深1°】

用好民生“钱袋子”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涉及民生保障的各方面都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这些关键小事,不仅关系着百姓民生,更寄托着广大市民的殷切期待。

在财政收支矛盾仍较为突出的情况下,民生支出仍保持较大力度,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如今,嘉兴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腾出更多的资金用于保障民生,换来嘉兴百姓更幸福的“好日子”。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当前,经济平稳恢复发展,改善民生保障有了更坚实基础。用好民生“钱袋子”,将让百姓得到更多实惠,不断提高幸福一“嘉”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嘉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