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衢州市财政局聚焦企业融资难、贵、慢等困境,充分发挥资金引导撬动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打造富有衢州特色的标志性金融成果,衢州市成功入选2022年度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名单。截至2022年底,全市担保余额占GDP比重从2018年的0.36%增至3.26%,风险防范测评获全省唯一A+。
一是强化政策引领,牢牢稳住小微主体。出台金融助企纾困政策包,制定实施金融支持复工复产“金八条”、支持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18条”、金融助企纾困“20条”等稳经济金融政策,引导全市金融机构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等,优化风险模型设计,创新金融产品,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资金需求,推动“软资产”有效盘活。安排“大科创”“大商贸”“大文旅”“大三农”四大专项财政政策资金14.89亿元,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应,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企业纾困发展,2022年累计为市场主体降本减负12.5亿元。
二是聚焦担保难题,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出台《关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配套支持机制的实施细则》,健全资本金补充、风险补偿、保费补贴等机制,将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全市域业务纳入财政补贴范畴,进一步加大补助力度。积极推进银担合作,大力推广“民营小微贷”“农担贷”等金融产品,有效扩大银担合作覆盖群体,将政府性融资担保费率从1%下调至0.74%。支持银行机构结合小微企业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探索突破传统抵、质押品的限制,创新、推广新型担保方式产品。2022年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在保余额61.93亿元,同比增长115.93%,放大倍数5.36倍,减费让利1452万元,为全市8744户小微企业和“三农”提供担保。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深化绿色金融改革。支持碳账户金融体系建立完善,在全国率先出台《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化基于碳账户的转型金融工作实施意见》,全面巩固深化转型金融实践成果,截至2022年底,累计兑现绿色企业贷款、碳账户贷款、绿色金融考核等各类政策资金2200余万元。支持创立全国首个绿色保险产品创新实验室,首创“安环险”,参保企业事故率下降82%。结合地区特点,创新推出“用电营商环境责任险”“电动自行车综合保险”等特色保险,成功争取全省最大规模的生猪“保险+期货+融资”项目落地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