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政动态

普陀区集成商业担保“一类事”改革为市场主体降本增效

文章来源:浙江省财政厅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02日 15:53  |  点击数:

2023年以来,普陀区财政局围绕拓展小微市场化融资渠道,积极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平台作用,创新区“担保公司+相关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合作银行”的“1+X+n”政银担协作助企机制,满足小微市场主体多样化融资需求。目前,该项工作已通过26个省级涉企服务“一类事”试点清单的专家评审,为担保改革事项唯一试点。

一是定制化服务,拓宽金融普惠渠道。聚焦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三农”群体,梳理海洋渔业、外贸企业、大健康产业等行业的融资需求,突破银行推荐传统担保帮扶模式,由区政府性担保机构区担保公司背书增信,分行业创设专项担保业务。搭建特色担保产品库,与13家商业银行达成合作协议,推出“助农担保贷”“助渔担保贷”等银担协作金融产品9类。截至2023年12月底,为174个小微市场经营主体担保192笔,在保余额4.89亿元。

二是低门槛融资,助力企业降本减负。以“一事一议”方式评估小微市场主体,结合经营情况和行业主管部门意见,对符合准入标准的企业,提供减免担保费、免除抵押或质押要求、单笔担保额度最高1000万元的一揽子融资方案。在低于常规小微企业担保业务费率的基础上,再给予折扣优惠,平均担保费率降至0.25%,低于全国1%的担保费标准和我省0.56%的平均担保费率。2023年以来,为小微市场主体减免担保费用343万元,节约融资成本1/3。

三是政银担协同,打通融资绿色通道。重塑业务办理一体化流程,将各行业主管部门金融服务职能纳入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打通部门融资政策“孤岛”。率先实现浙里办“舟到助企”办事平台舟山特色一类事窗口线上一键融资申请,变依次由职能部门认证、银行授信、担保公司审核的“串联”办理,为三方同步尽职调查和资格认证的“并联”受理,并将办理全流程从9项环节减至4项,免除法人简历、企业资产清单等申报资料要求8项,办事时限由原先的10—15个工作日加速至最快3个工作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