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镇看嘉兴,嘉兴聚集了乌镇、西塘、濮院、盐官等18个名声在外的运河古镇,数量多、质量高、特色鲜明。近年来,嘉兴市财政局发挥职能作用,持续推动“中国古镇看嘉兴”品牌建设,让游客看到有特色、有文化、有内涵、有品位的古镇聚落。2025年春节假期,近500万人在嘉兴过大年,宾馆、饭店民宿生意兴隆,游客接待人数同比增长6.6%,实现旅游收入超65亿元,文旅实现“开门红”。
串珠成链 打造独特风貌
以大运河为轴带,加大优质项目投入力度,推动千年古镇集群建设。安排资金近18亿元,推进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围绕遗产保护传承、公共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治理、文化旅游产业等四大领域,全面支持提升大运河(嘉兴段)名城古镇风貌。同时,以大运河为脉络,推动全市古镇“串珠成链”,错位打造差异化古镇集群。统筹集成专项信贷、政府基金、上级补助等各类资金,专项用于古镇开发、运营等,创新项目招标、合资办企、产业联盟等战略合作模式,同步鼓励村集体以土地、房屋等资源入股,实现政府、企业、村集体共同出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赓续千年 浓厚文化底蕴
优化资金供给结构,突出强化古镇历史、民俗和人本连接,让古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各级财政每年安排经费3000余万元,支持古镇的修缮和保护,通过原址精确复原和生态开发等方式,深度维护城垣构造、水系分布和建筑风格,细化修缮宅邸院落、商铺作坊、文物古迹等,重塑枕水乌镇、风雅西塘、醉美沈荡、宋韵崇福等古镇肌理。完善各级资金支持政策,2025年春节期间,市县镇村四级联动,推出“江南古镇过大年—民俗体验之旅”等5条游线,串联42 个非遗体验点,唤醒人们对古典文化的记忆。每年落实宣传推介经费近800万元,支持深度挖掘茅盾散文、丰子恺漫画、金庸武侠、余华小说等文学价值,设计金庸侠客行、余华文学地图等旅游线路,通过文化赓续立体呈现古镇底蕴,让古镇文化触达不同年龄段群体,更为群众喜闻乐见。
新生蝶变 展现融合特色
全力支持古镇业态创新、项目体验和产业发展,展现“古镇+休闲”“古镇+艺术”“古镇+时尚”“古镇+未来”的特色。2025年春节期间发放文旅消费券近4000万元,覆盖零售、住宿、餐饮等重点领域,持续引燃消费热潮,有效推动客流转化为商业流。支持古镇民宿提档升级,对民宿按获评等级给予1—50万元奖励,推动古镇宜居宜游、常留客心。推动盘活传统戏台、古镇酒吧、户外剧场等资源,借助乌镇戏剧节、海宁潮音乐节等载体,支持组织中外剧目、小镇对话、音乐派对等活动,推动游客由“头回客”转化为“回头客”。支持濮院时装周、GQ盛典等活动举办,推动明星名人附带的粉丝经济形成,长效巩固古镇潮流形象。聚焦未来产业,安排资金6亿元,支持建设乌镇世界互联网科技馆,促进纳米技术芯片、“5G+”等互联网驱动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推动国家超算乌镇中心建设,充分展现未来产业发展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