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因城市而兴,城市因文化而盛。近年来,岱山县财政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立足海岛特色与文化资源实际,做实做细资金保障文章,近3年累计投入县级文化资金4170万元,通过打造优质多元文化平台,不断优化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构建均等化标准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海岛群众零距离悦享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
整合空间资源 优化公共文化平台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整合现有资源,持续加大县级公共文化设施投入。投入资金900余万元,支持实施县图书馆“文化客厅”项目,全面提升设施修缮与功能服务水平,为读者营造温馨、舒适、便捷的阅读环境,累计新增藏书近8万册,进一步丰富馆藏资源。落实资金20余万元,以岱山客舱作为载体,支持打造“小岛书舟”海上图书馆2家,将借阅服务覆盖到岛际交通,填补“海上”公共文化服务空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由陆地向海上延伸。坚持“一村一特色”的原则,支持因地制宜建设富有海岛文化气息和地方文化特色的各类文化礼堂,目前全县共建成文化礼堂74家,其中省级五星级文化礼堂6家、省级特色文化礼堂3家,实现500人以上行政村全覆盖。
丰富文化供给 满足群众多元需求
保障文化活动经费,支持举办4.23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月启动仪式、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等系列活动。累计安排文化下乡经费51万元,推动“文化三下乡”,图书馆向馆外配送各类图书、期刊共1万余册,团队下乡演出33场,开办展览170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除县级文化机构送戏下乡外,投入资金14万元,通过“统一采购、定向供给”方式,为茶前山、田涂、倭井潭等七个村群众带去高质量演出。落实资金40余万元,用于开展春、夏、秋三季公益培训,创新推出市民夜校系列活动,采用“群众点单、政府配送”模式,将培训课程从市区延伸至乡间,截至目前,“市民夜校·乡村艺站”已完成两期228课时培训。
拓展线上空间 激发文化多维活力
大力推进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投入资金280万元,按照“借阅、学习、交流、文创、休闲”功能定位,对县图书馆进行全面数字化升级改造,支持安装人脸识别认证系统、图书盘点机器人等先进设备,增设有声图书馆、VR体验区等特色功能区,2024年新增电子图书100万册。安排资金26万元,支持在衢山瀛洲广场、盛世豪庭小区等场所投放24小时自助式借阅柜,助力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线上文化服务,有效提升数字文化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